假密探(2)
 跟一個朋友出去玩, 在法國羅亞爾河谷區挑了一家沒有星的餐廳.
 以為是小館子, 到了才知道是餐廳: 潔白熨平的桌布, 高腳水晶杯, 銀製刀叉, 名牌骨瓷. 桌上還有燭台呢, 怎麼看都像是星級餐廳.
 菜單拿來一看: 前菜主菜甜品, 條列清晰分明, 主廚拿手的多半是地方料理.
 再看酒單, 更是無疑了: 香檳, 白紅酒, 產地年份酒莊, 邏輯條理, 次序明白.
 價格都和一星餐廳看齊.
 我低頭跟朋友說: 這餐廳擺明了姿態是想拿米其林一星.
 朋友從菜單裡抬起頭來驚訝說: 喔, 你怎麼知道?
 我解釋了一下我的觀察.
 「想不想玩玩, 當假密探?」 
 朋友好奇地點點頭: 「怎麼玩?」
 點菜時我們刻意問了許多技術上的問題;
 詢問侍酒師的建議酒款也集中在地方不知名小酒莊;
 用餐時討教醬汁和食材來源.
 我還發現, 我的扇貝主菜不只比鄰桌多了一顆,
 而且每一顆都比較大.
 每用完一道菜, 經理都會來親切詢問: 還可以嗎?
 有點小心, 又有點怕太小心了.
 餐後, 上洗手間前我告訴朋友: 
 「看著, 服務生會來換一條新的餐巾.
 我回來時, 幫我拉椅子入座.」
 果不其然. 
 換朋友去洗手間時, 我說: 「剛剛我”不小心”滴了幾滴在地上,
 你現在去, 肯定擦乾淨了.」
 朋友回來驚奇地說: 「沒錯, 廁所整理過了!」
 買完單, 老闆娘娉娉嫋嫋地過來了: 喫得還滿意嗎? 
 我們回答: 很滿意啊… 這麼棒的餐廳怎麼沒拿星呢? 
 米其林密探都是瞎子嗎?
 這一問, 問出老闆娘20分鐘的幽怨牢騷:
 「我們花了許多功夫, 重新裝潢, 換了地毯餐具,
 桌椅板凳, 檢討服務細節, 務必追求完美…
 實在不知道到底還能再改進甚麼才能摘星啊~」
 我和朋友點頭如搗蒜, 陪老闆娘嘆氣.
 離開時, 老闆娘送了一袋麵包, 特別交代: 
 「我們堅持麵包都是每天新鮮烘烤的, 當日沒用完就送給客人帶走~」
 那麵包還真是不錯.
 我好想說: 老闆娘, 我要是真的密探, 你們就完了.
 一切都很完美, 獨獨扇貝不該多給一顆啊~
 之後, 我關注了這家餐廳四年, 它始終沒拿到星.